找到相关内容18362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敦煌壁画中的金刚经变研究

    决》相呼应,某些论点,例如“修无,离一切相,”也属禅宗教理。杨富学先生说《大乘二十二问》是“有关禅宗的重要历史文献”。这里需要非凡强调的是《金刚旨赞》,这是昙旷撰两卷关于《金刚般若经》的注疏,敦煌...

    贺世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3980791.html
  • 佛教早期在华传教主体之研究

    中就广泛使用了道家固有的“元气”、“无为”等概念,:“报无者谓不万物。为者随经行指事称名。故言无为也。”稍晚于安世高的支谶,主要译介大乘般若类经典,也借用“本无”、“自然”等概念表示佛教“缘起性空”...

    张晓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5880819.html
  • 殖民初期日僧来台转赴福建的活动

    相当艰辛的一段岁月。5月初,儿玉源太郎招请得庵玄秀一见,感其行止,而有建一精舍安僧之。后选中圆山公园预定地西面山麓的一块荒地,而该土地为板桥林本源所有,在儿玉总督的指示下,时住台北县的总督府庶务课长...

    阚正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2980963.html
  • 道德代替宗教是道德信仰的确立

    这样强调法(制度)的重要思想家,亦认为合法统治所依据之法,须是为谋求人民福祉而设立的制度。统治者应有的德性是以天下苍生为。   其实,中国传统思想中以道德代宗教,其最富启发的地方并不在伦理为本的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73681120.html
  • 《杂阿含经》述评

    差别;七、所说事的念住、正断、神足、根、力、觉支、道支、入出息、学、证净相应。以上是“九分教”中的“修多罗”,也就是《杂阿含经》的主要部分。以后多次结集的是:一、众会事的比丘众、魔众、帝释众、...

    吴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1581348.html
  • 生死的省思 —从生死的探索到现代生死学建构课题

    之际,而是把握当下现前一,留心观照诸法缘起缘灭的契机。   要正确地理解生死轮转的道理,先须掌握佛教对生命的见解,根据佛教的根本教义,生命同时包含有二个不同的层次与向度:一者﹑「不生不灭」,二者﹑...

    慧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4581389.html
  • 格物与致知——论湛王之辩兼析心学的义理规模

    笃行为涵养扩充工夫以保证知觉能知天理.试问若以良知为不足持,则岂无异於以仁心生理为不足持;如必待学问讲明始得本心中正天理,又与义外何异乎 阳明不是说过:「毫釐千里之谬,不於吾心一之微而察之,亦将...

    郑宗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24781608.html
  • 西藏佛寺音乐中的汉地器乐形式——楚布寺甲瑞居楚乐

    仆从)等场合。使用甲瑞乐的这些仪式活动并非平时举行的一般性的仪式活动,而是规模大,规格高,相当重要的仪式活动。甲瑞乐在楚布寺的念申仪式上演奏,而在西藏其它佛教寺院中,念申仪式上都是由甲林和铜钦演奏...

    格桑曲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2681689.html
  • 净觉仁岳对其师知礼之「背判」

    (37)(卐续藏95·404右上)?   又云:   乞伏大师!俯听狂言,少留精思。以仁岳志存为法,行匪沽名,学不务于速成,义必求于至当。岂纵凭虚之说,专行讪上之心(38)(卐续藏95·407...义。   在《文心解》中,仁岳认为若只一味强调具,而忽略对空、中的把握,反而落入于外道中,如其云:   请以上文非权非实之理,解此心地三千,则依稀识具矣。《观心论疏》云:若定谓一之心具含万法是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281708.html
  • 天台宗和[日本784一1192年]真吉宗时代(1)

    要点,就是让人们的妄念乱动不止的心去了解彻悟四教的旨义。圆教之旨不是别的,就是空、假、中的“三谛圆融”,以及一起一当中都含有三千圆满无缺的诸法实相这样的深刻教义。所谓六即,就是从未修这十乘观时起,到己...

    村上专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0881860.html